登录 | 注册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鸡大全 » 鸡病治疗 » 鸡病大全 » 正文

鸡核黄素缺乏症四要素

更新时间:2024-12-27 养鸡网

  在农村蛋鸡种鸡养殖中,核黄素缺乏症往往不易被人们识别,下面介绍这一病症,供养殖户参考。

  一、临床症状

  雏鸡缺乏核黄素时,生长极为缓慢,逐渐变弱和消瘦,食欲尚好,病初出现腹泻,雏鸡不愿走动,强制驱赶时经常是借助于翅膀用跗关节行走。腿部麻痹比卷爪麻痹更普遍。腿部肌肉松弛,皮肤干燥。病后期不能运动,只能伸着腿卧着。

  二、危害

  母鸡缺乏核黄素会导致产蛋率下降,肝脏增大且脂肪含量增加。种鸡采食缺乏核黄素的日粮,2周内即出现孵化率下降,胚胎死亡增加,未能出雏的胚胎形体矮小,高度水肿,中肾退化。绒毛发育不全,羽毛特征性地卷曲,这是由于绒毛不能突破毛鞘而引起的。

  三、病理

  核黄素缺乏的雏鸡,坐骨神经和臂神经表现明显的肿胀和松软,坐骨神经通常最为明显,有时直径达到正常的4至5倍。病理切片检查,主要见外周神经发生髓鞘变性,并可能伴随轴索的肿胀和变性。在卷趾瘫痪的病例中,经常可见神经肌肉终板和肌肉发生变性。

  四、治疗

  给雏鸡连续注射100微克剂量的核黄素两次,随后在日粮中添加足够的核黄素,对治疗核黄素缺乏症是足够的。然而,如果屈趾变性已久而产生不可逆性的损害时,则不可能治愈。

  除此之外,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核黄素,可预防这一病症,也可治疗轻度核黄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