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手机版
17616582958
客服电话
微博
客服微信
霉菌毒素对消化道的破坏是最直接的,因为“病从口入”,所以对消化系统的危害肯定是首当其冲的。同时由于霉菌毒素具有超强的破坏性,它会引起整个消化系统发生炎症,引起一些相关疾病:
1、 嗉囊炎
通常都认为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嗉囊内膨大水胀,临床常见口流恶臭黏液,剖检可见嗉囊白色假膜样粘附物、溃疡。它带来的不但会是饲料发酸变质,还会把黏液流进料槽,污染料槽内的饲料,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料槽内的饲料结块发霉。
2、腺肌胃炎
霉菌毒素是引起腺肌胃炎的最大元凶,能引起肌胃糜烂或角质层易脱落、腺胃出现肿胀或松软。饲料经口腔进食,在嗉囊内与和进去的水混合后,经食道进入腺胃和肌胃,肌胃通过强有力的研磨,把饲料颗粒(主要是玉米粒)变成食糜状,再经腺胃能分泌各种消化液分解,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后传达给小肠进行吸收。
强调一点,小肠只有吸收功能,对没有变成食糜的饲料颗粒无法吸收,最终以饲料颗粒原形排出体外,所以,临床上所谓的过料分两种:
1)粪便中含饲料颗粒(这也是玉米粒),一般都是胃研磨腐熟功能障碍;
2)黄色粪便比较多,但无饲料颗粒,一般是小肠吸收有问题。
在临床上,一旦发现腺胃肿胀一般都会比较敏感和重视,直接判断为“腺胃炎”,但对腺胃、肌胃松软的就不那么重视了,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呕吐毒素和T2毒素混合感染造成的。
3、肠道受损
霉菌毒素能引起肠道充血、出血、坏死、溃疡、肠黏膜脱落、影响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料比增高。
临床上,很多的肠道病并不一定是细感染引起的,其实就是吃进去了不干净的饲料造成的,尤其是发了霉的饲料和水线里的霉菌,事实上,在治疗肠道病时很多情况下用抗菌药并没收到很好的效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关注霉菌及霉菌毒素,是减少肠道疾病、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养殖效益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实惠的途径。